论语新解

$ 2.00

为圣人正名,让经典重现

库存 999 件

分类: Product ID: 3074

描述

作者简介:

何平,古典爱好者,一直致力于完善《论语》这部经典的解释。为解释《论语》这本经典,找到一种新的方法,新的视觉。

内容简介:

众所周知,《论语》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,是我国儒家文化的瑰宝。在人们口中常道的“四书五经”里,它位于“四书”之首。历来为中华民族读书之人的必读之书,并且还让儒学成为了我国千百年来的治国理念。北宋时期的丞相赵普就曾说过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名言。可见这部经典的价值有多高,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。
正因为如此,我怀着对圣人的崇拜;对经典的敬畏,反复、认真的阅读了这部经典,将我的心得体会汇成这一本书。

试读部分:

众所周知,《论语》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,是我国儒家文化的瑰宝。在人们口中常道的“四书五经”里,它位于“四书”之首。历来为中华民族读书之人的必读之书,并且还让儒学成为我国千百年来的治国理念。北宋时期的丞相赵普就曾说过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的名言。可见这部经典的价值有多高,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重。

正因为如此,我怀着对圣人的崇拜;对经典的敬畏。反复、认真地阅读了这部经典,结果发现,在这部经典里面,有许多晦涩难懂、甚至是前后相互矛盾的内容,让人无法理解。

口说无凭,举例为证。例如书中《阳货》篇里的第十三章原文:

子曰:“乡愿,德之贼也。”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那种不得罪人的老好人是败坏道德的人。”

【分析】:

在旧注里,注释者把“乡愿”中的“愿”字,解释成了“老好人”之意。现在让我们翻开《新华字典》,查一查字典里对这个字的解释。我们所看到的解释有这样几种:

—:乐意。比如:心甘情愿。

二:希望。比如:如愿以偿。

三:迷信。比如:许愿;还愿。

由此可见,这里面并没有这“老好人”的意思。再说这“不得罪人”的解释,又是从这章原文中的哪个字里解释而来呢?你该不会告诉我是从“乡”这个字里解释出来的吧!还有,如果说“乡愿,德之贼也。”是合理的话,那“邦愿”;“国愿”呢?又当怎样来解释呢?所以说,无论是这原文或是旧注的解释,都让人看了糊里糊涂,感觉就是一头的雾水。

单例不为证,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。再比如书中《先进》篇里第六章的原文。这章的原文如下:

南容三复白圭,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。

【译文】:

南容反复诵读“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不玷,不可为也。”的诗句,孔子就把侄女嫁给了他。

【分析】:

我们先不探讨孔子到底有没有兄长,在这里我只想小声地问一下:“兄长女儿的终身大事,为什么由你这个当叔叔的来做主呢?作为叔叔身份的孔子,你只有建议权,可不能有决断权啊!以毕生来追求礼之完美的圣人,难道连这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?”这还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这整段原文的解释,如果真如原文所说,或者真如旧注里解释的那样,我相信孔圣人他老人家就是有一百位侄女也是不够嫁的。每当看到这里,我不禁都要问:“此部经典的编撰者,他到底是在侮辱圣人的智慧呢?还是在贬低自己的智力呢?”

以上我所举的这两个例子,只是两个相对简单、相对明显的例子,而这样的例子,在《论语》这部经典里,那可以说是比比皆是。随便摘取一句出来仔细地分析一下,都禁不起推敲。看完这部经典后不由地让我感到,这位被人们推崇的孔子,好像只有圣人之名,而没有圣人之实。不过,我的理智并没有支持我的这个感觉。理智它告诉我,以上这些内容都并非为真正的孔圣人之意。然而,理智并不能说服人,说服人的只有靠证据。那证据又在哪里呢?直到我看到这部经典开篇第一段语句的重新解释,才让我感到我的这个理智有点靠谱。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这部经典的第一段语句,这段语句的原文如下:
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
【译文】:

孔子说:“学了要时常温习,不是很愉快吗?

【分析】:

这段旧注的解释,从表面上来看,并没有什么毛病,可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,就明显感觉得到,时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,并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。直到后来南宋的大儒家朱熹,对这段原文又重新做了解释。即:

孔子说:“将学到的知识,能经常地在生活实践中应用,这样的学习,不是很快乐吗!”

看到朱熹对原文的解释,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通过他的重新注解,是不是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圣人之道的奥秘之处呢!

完全相同的一段原文,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。很明显,前一种的解释很肤浅,而后一种的解释则更为贴近圣人之意。通过这样的一个例子,是不是可以提示我们读者这样一种思维,那就是,并不是圣人之道有问题,而是这部经典编撰者自身的某种原因,或者是我们后人的误读误解,才使得圣人之意出现了偏差。既然如此,那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阅读和理解这部经典呢?带着这样的疑问,我们接着来看这本书的开篇第二段语句。这段语句的原文如下:
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
【译文】:

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?

【分析】:

乍一看,好似很合乎道理,可是如果细细推敲,你就会觉得有点问题。首先,原文中明明写的是“朋”字,注解者为了迎合后面的这个“乐”字,硬生生地把这个“朋”字解释成了“志同道合”这个意思。他之所以这样解释,是因为如果将这个“朋”字解释成“朋友”的话,那就会产生一些解释不清的问题。比如:

一、朋友来家里了,我们大家自然都会非常高兴,这是人之常情,这种人之常情的表现值得圣人需要表达吗?

二、朋友来家里了你高兴,亲戚来了,难道你就不高兴了吗?

所以,将这个“朋”字解释成“志同道合”这个意思,好像似乎可以避免以上这些问题了。其实,殊不知这段原文中还有“远”这个字,即便是将这个“朋”字解释成“志同道合”这个意思,也不能很好的解释这段原文,还是会产生新的问题。即:

从远方来的志同道合之人,我们应该感到高兴,那从近处来的志同道合之人,我们就不该感到快乐吗?

很明显,即便将这个“朋”字解释成“志同道合”这个意思,还是不能完美的解释这段原文。其次,作为圣人的孔子,慎言慎行是其必备的品质。也就是说,孔子对于他想要表达的言语都是经过逐字逐句斟酌了的。假设孔子真的是要表达这个意思,那他应该会这样说:“同道中人聚之,不亦乐乎!”,而不是用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”这段含糊不清的语句来表达了。